她海外旅行途中因意外顱內出血,原來「海外急難救助」可以發揮這些作用!
有一位網友在臉書社團「中南美旅遊情報討論分享」分享自身在環遊世界途中海外就醫的經歷,內容引發了高度關注、吸引了上萬則的留言。她環遊世界的第一站是美國,不過,中途因為簽證問題而跳過一些國家,過程都算相當順利,但在抵達智利阿他加馬(Atacama)的第三天,她在月亮谷騎車時意外摔車,嚴重顱內出血,甚至完全沒出意外時的記憶,也不知道是怎麼摔的,因為Atacama只有簡單的衛生所,設備也只有X光,當時只診斷出顳骨跟蝶骨骨折、肩鎖關節脫位,並建議她盡速到大醫院檢查,所以她起初並不知道自己已經顱內出血。
她以自身的經驗分享,當很急迫就醫時,記得直接找私人醫院,雖然住院第一週就噴了台幣75萬,但至少去急診後,醫生馬上就幫她做開顱手術,事後久住智利的當地人跟她分享,如果當時選擇去公立醫院,可能還沒輪到就等到死了。此外,在國外緊急有醫療需求,其實遇到最大問題不是沒錢,而是信用卡可能沒有足夠的額度可刷,還好這名網友算是幸運,也許是因為當時情況緊急需要立刻動手術,所以連住院手續都沒辦、連保證金都沒付就被推到手術室了,但如果是一般情形要住院,私人醫院一般可能會要求需付完保證金才住院。此外,她也提到了在出事前完全不知道海外急難救助是什麼,所幸出發前有投保旅遊保險,所以能啟動海外急難救助的服務,UIA聯合國際救援從台灣派了一位醫生、一位護理師到智利接她,回程全程搭商務艙而且申請快速通關,醫護團隊在飛機上也隨時檢測血氧血壓,並且給予很多專業建議,回程不需要自己額外支付費用。
在國外遇到緊急突發狀況需要協助,我們可以找誰?
海外旅遊保險通常會包含海外急難救助的服務,出發前可以將保險公司的海外急難救助服務電話號碼儲存在手機裡,另外也可以加入外交部領事事務局LINE官方帳號好友,可直接在對話框輸入需要查詢的國家(中文或英文)名稱,或點選所在位置,系統會自動提供鄰近駐外館處之聯繫資訊,另外它也提供各國語言即時翻譯功能以及14種語文之急難救助翻譯卡,供我們應急使用。
海外就醫無法馬上申請理賠,萬一信用卡額度不足支付醫療費用跟怎麼辦?
海外醫療費用高,我們不太可能手邊隨時準備大筆現金,大多數的人會採用刷卡支付,但如果額度不夠就尷尬了,其實出國前可以向銀行調升信用卡臨時額度,因各家銀行的細部規定略有差異,若有調高臨時額度的需求建議提早進行了解。假如出國時來不及調升信用卡額度,偏偏又遇上不夠支付醫療費用的窘境該怎麼辦?急難救助服務當中「代轉住院醫療費用及保證金」、「醫療費用代墊」的項目就能派上用場。
關於醫療費用代轉、代墊:
1.代轉指的是海外急難救助服務機構由被保險人家屬或其他親友取得足額款項後再支付給就醫的醫療院所。
2.代墊指的是海外急難救助服務機構協助先行代墊被保險人的醫療花費,被保險人後續再將代墊款項返還或由保險理賠金中扣除。(服務機構可能會額外收取案件服務費)
海外急難救助服務項目非常多,各家保險公司提供的額度也不盡相同,有些是5萬美元、有些是10萬美元,這是大部分民眾在投保海外旅遊保險時蠻容易忽略的保障,建議長途海外旅行的人可以多加留意這些相關權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