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必讀】海外突發疾病住院與醫療專機費用,旅平險能報多少?沖繩案例給你一記當頭棒喝!
台灣人超愛去日本旅遊!2025年截至五月為止,出國旅遊總人數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選擇到日本。誰都希望旅途一路平安、留下美好回憶。然而,當疾病或意外突如其來時,夢想中的假期可能瞬間變成惡夢。近期一則新聞震撼許多旅人:一名台灣女子赴日本沖繩旅遊時,半夜突發劇烈頭痛,送醫後確診腦動靜脈畸形出血,立即開刀搶救,單次手術費用就要近新台幣48萬元;後續加上醫療專機返台,支出高達255萬元。
這起事件除了讓人感到惋惜與心疼,也再次敲響了警鐘:旅平險中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和「緊急醫療轉送」到底能保障多少?如果真的發生重大狀況,是否足以應付高昂費用?
本文將以此案例為起點,系統性整理保險公司對海外突發疾病住院與醫療專機的保障規劃,幫助你在下一趟旅行前,做出更聰明的投保選擇。
案例回顧:一場旅行惡夢,帶來255萬元支出
突發狀況:女子在沖繩旅遊時突感頭痛,送醫後確診腦出血。
手術費用:約580至590萬日幣(折合台幣約118-120萬元)。
醫療專機:自費金額為台幣135萬,總支出高達 255萬元。
家庭壓力:資金不足,家屬最終選擇返台接續治療,但過程波折重重。
這金額對一般家庭而言幾乎是毀滅性打擊,也引起網友熱議:「如果有保險,是否就能大幅減輕負擔?」
旅平險能否報銷海外突發疾病?
1. 海外突發疾病醫療費用
針對海外突發疾病就醫,依保障範圍分成「不含/含法定傳染病」兩種,並依就醫方式分成三類:
(1)「住院」醫療費用:額度一般落在 NT$50萬–120萬。
(2)「急診」醫療費用:通常額度上限為住院醫療費用的1%,少數產險公司提供住院醫療費用的20%,如明台產物、兆豐產物。
(3)「門診」醫療費用:通常額度上限為住院醫療費用的1~2%。
部分保單針對高醫療費用區域(如美加),額度可提高至 2.5倍,日韓歐紐澳則可能有 1.5倍限額調整,如安達產物。
👉 對照案例:沖繩女子手術費用約48萬台幣,若有投保100萬額度的突發疾病險,可涵蓋大部分醫療支出。
理賠申請流程通常是當地就醫後先自費付款,請診所醫院的醫生開立診斷書,並且取得收據。回國後向健保局申請健保身份核退,再依核退證明向各家保險公司申請醫療理賠。
2. 醫療專機(海外急難援助服務:緊急醫療轉送)
海外急難援助服務使用上,除了額度上限依各家保險公司約定而有所不同,範圍通常落在1~10萬美元之間。
這邊要注意的是有的保險公司是提供額度給所有援助服務列項共用加總上限,也有保險公司提供的是各項服務各有不同的金額上限。
若需申請醫療專機,尚須經過國外醫師開立診斷病情符合搭乘專機回國才可使用,並非保戶自己想申請就都可以使用。
若符合申請,則可透過海外直撥旅平險的海外急難救援服務專線聯繫,由保險公司方派人員接手瞭解狀況及醫療專機安排轉送。
醫療專機的費用驚人, 依病情狀況一趟可能要 NT$200萬以上,這也是本案例支出最大宗。
另外,保戶除了當次旅遊投保的旅平險以外,若在國內有向壽險公司投保,可以查詢原有的壽險公司是否也有額外提供保戶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大部分保險公司是依個人年繳保費條件給予不同額度的使用。
例如,凱基人壽依保戶個人年繳化保費條件分級金卡、白金卡、鈦金卡及鑽石卡給予不同的額度上限,額度落在3萬~30萬美元。
全球人壽提供保戶的海外醫療救援服務中,緊急醫療轉送費用則給予每一事件100萬美元的限額。
其他實務經驗
針對訪日的外國人,還可在入境日本後直接機場投保或線上投保「東京海上日動」的海外旅行保險,這是在保障旅人在日就醫萬一產生高額自費治療費用的情況,投保後有1,000萬日圓的理賠上限,而且只要就醫前先聯絡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就會將治療費直接支付給醫院,不失為在當地為做好醫療保全的另一個好選擇。
由於日本大部分醫院只接受現金支付,若接受治療後拒絕付費,未來將可能被拒絕再次入境。
風險提醒:常見誤區
只投保基本旅平險:許多人以為意外險就足夠,卻忽略「疾病」的高風險。
醫療專機額度不足:若只投保低額度,遇到長距離或重症,費用差額恐難承擔。
信用卡附贈保險有限:雖方便,但額度通常不足以涵蓋醫療專機。
實用建議:出國投保怎麼挑?
檢查「海外突發疾病」額度:至少 100 萬以上較安心。
提高「海外急難救援/醫療專機」保障:建議 200 萬以上,尤其前往醫療昂貴國家。
注意保單條款:是否含地域調整?是否可直接由保險公司先行墊付?
搭配當地醫療險:如日本可落地投保的短期醫療險,能進一步分擔風險。
結語:保險不是花錢,而是買回選擇的餘地
這起沖繩案例,對任何旅人都是一記當頭棒喝。突發疾病往往來得又急又猛,沒有保險的支持,醫療與轉送費用可能瞬間壓垮一個家庭。
保險不能避免風險,而是當風險降臨時,給予你「選擇的餘地」:是否能選擇更好的醫療、是否能安心返國治療、是否能避免家人陷入財務困境。
因此,下次出國前,不妨重新檢視:你的旅平險,是否真的夠力?